形态描述
翅长34—37mm。体绿褐色;头部及胸部两侧有白色鳞毛,背部中央有白色绒毛,背线两侧有橙黄色纵条;触角背面灰色,腹面棕黄色;腹部背线棕褐色,两侧有数条不甚明显的暗褐色条纹,各节间有褐色横纹,两侧橙黄色,腹面粉褐色;前翅黄褐色,后缘中部白色,顶角达后缘方向有6条暗褐色斜条纹,上面一条最明显,第3条与第4条之间色较淡,中室端有一小黑点;后翅黑褐色,后角附近有橙灰色三角斑,外缘灰褐色。 雄性外生殖器上的钩形突锥形,两侧有逆行长毛;背兜长大于宽;颚形突粗指形,顶端有向外翻折的钝形钩;囊形突长宽相等;抱器阔叶片形,抱器背部位达顶端有成排的钉形抱器鳞及遍布密毛,抱器腹突臂状,近前方外侧收缩,末端向内上方弯曲成钩状,内侧有凹槽,两傍有峰状齿;阳茎端扁平,末端稍尖,上有倒挂式钩状突,钩突上有小齿。
每年发一代(北京)至四代(江西南昌),各地均以蛹在60—100mm深处的土室中过冬。北京越冬蛹6、7月羽化,南昌各代成虫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,6月中旬至7月上旬,7月下旬至8月中旬,9月上旬至9月下旬出现;成虫产卵于叶背,每处一粒。
每年发一代(北京)至四代(江西南昌),各地均以蛹在60—100mm深处的土室中过冬。北京越冬蛹6、7月羽化,南昌各代成虫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,6月中旬至7月上旬,7月下旬至8月中旬,9月上旬至9月下旬出现;成虫产卵于叶背,每处一粒。